新聞中心

用綠能拚外銷!Google、蘋果都在搶,關於綠電你知道多少?

今年Google、蘋果(Apple)都來台採購綠能,頓時綠能成為一門搶手生意。為什麼跨國公司瘋買綠能?而發展綠電對台灣的重要性是什麼?

今年初Google在台南購買10MW(百萬瓦)魚電共生綠電,完成亞洲首宗再生能源交易,接著蘋果(Apple)找上醬油大廠萬家香採購太陽能綠電,公民電廠平台「陽光伏特家」拿下台灣首張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,讓綠電頓時成為一門搶手生意。

 

綠電的定義與概念為何?為什麼跨國公司瘋買綠電?綠電又是如何進行買賣? 《數位時代》幫你整理劃重點,了解綠電市場發展現況。

什麼是綠電?

所謂的「綠色電力」是指生產電力過程中,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於零,相較於火力發電所生產的電力,綠電對環境的衝擊影響較低,也就是所謂的乾淨能源。

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(EPA)定義的綠電,包括太陽能、風力、生質能、地熱、沼氣以及小型水力發電等,而台灣現階段開發的再生能源,以風力和太陽能為主力。

科技大廠為何瘋綠電?綠電成外銷關鍵

為降低碳排放,許多科技大廠(包括Google、蘋果、微軟等)都是國際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的會員,RE100是2014年由氣候組織(Climate Group)與碳揭露計畫(CDP)共同成立的國際倡議行動,目前共有204個企業成員,該組織目標在2050年達到100%再生能源,且在2030年就要達到60%的進度。

截至目前,台灣共有3家企業加入,包括保健食品大廠大江醫生、生產我的美麗日記面膜的科毅研發,以及國際美妝品牌歐萊德,三家都來自美妝及保養品企業。值得注意的是,RE100不僅只要求會員使用綠電,也擴及旗下供應鏈。

蘋果74%的碳足跡來自供應鏈,為幫助供應商轉向再生能源,蘋果提出「供應商清潔能源計畫」,截至今年4月已有44家供應商響應。圖片來源:Apple

像蘋果就有「供應商清潔能源計畫」,至今已有44家供應商響應,協助供應商轉向使用100%再生能源,台廠包括台積電、和碩、緯創、廣達、仁寶、鴻海等都加入。

未來綠電將是供應鏈能否打入國際的重要關鍵,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(SEMI)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就呼籲,因應跨國企業採購再生能源需求增加,台灣須加緊供應,以嵌入全球供應鏈。

怎麼買綠電?交易進行方式報你知

那企業要去哪裡買綠電?目前有三種管道,透過交易平台購買再生能源憑證(T-REC)為第一種管道;第二種是向再生能源業者購買綠電並取得憑證;第三種則是自建太陽能光電板,自行發電。

再生能源憑證的部分,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於2017年成立的「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」,負責核發國內的再生能源憑證(T-REC),1張憑證將代表1,000度綠電,綠電憑證建議價是每度1-2.2元。

為了追求企業形象或是執行用電大戶義務,企業需購買再生能源憑證(T-REC)。圖片來源: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簡報

明年標檢局將成立新的綠電交易媒合平台,除了納入售電業可代替綠電開發商提出憑證申請,並且訂定收取規費機制,買賣交易採預先登記制。

隨著用電大戶條款於11月上路,規定用電契約在5,000 KW(瓩)以上的用戶,需於5年內使用10%的綠電,提升國內對於綠電的需求,連帶刺激綠電憑證交易成長。

更新:用電大戶條款原預計11月公布,但相關辦法仍未定案,仍須與用電大戶溝通,預計延至明年實施。

第二種管道:向再生能源業者購買綠電,例如今年初Google在台南購買10MW太陽光電,發的電將透過台電電網傳輸到Google彰濱資料中心,每度電的價格,由買賣雙方而定。(電業法修正案通過後,第一個買再生能源的企業是Google

第三則是「自行種電」,像是在屋頂自建太陽能發電設備,目前太陽光電設置成本1KW約新台幣6萬元,若要設置500KW,相當於投資3,000萬元,初期投資成本較高。

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現況

隨著跨國企業對於採購綠電的需求增加,台灣的綠電供應端準備好了嗎?

目前政府預計在2025年再生能源占總電力供應20%,太陽光電建置20GW(十億瓦)、離岸風電建置5.7GW,為兩大主力。

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,截至今年8月底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7.2GW,年增23.3%,其中太陽光電已超過3GW,占比過半,是發展較快的再生能源。

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,截至今年8月底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7.2GW,年增23.3%,其中太陽光電已超過3GW。圖片來源:行政院主計總處

近期經濟部提出第二期「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」,目標在2020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要達到6.5GW,主攻農、漁、畜電共生,發展「一地多用」的地面型光電。綠電正夯!台灣太陽光電20GW怎麼拚?業界2大呼籲

離岸風電剛起步,今年才蓋好第一座風場,位於苗栗的海洋風場20支風機於10月初安裝完成,完工後發電容量達128MW,接下來2020年至2025年,每年將有大型離岸風場完工並聯,預期裝置量將大幅成長。

再生能源前景看俏,但眼前仍有不少挑戰待克服。像是太陽光電有土地、饋線不足的問題,離岸風電發展快速卻伴隨著漁業、費率等爭議,需要做更多的社會溝通。能源轉型必須凝聚社會共識,唯有克服這些難關,才能讓台灣的綠能產業大步向前。